古地磁与年代学实验室
实验室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 实验室动态

潘永信院士现场观看“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7-24  |  【打印】 【关闭

  

来源:地质地球所  发布日期:2020-7-24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我所潘永信院士在现场观看了发射。

  热烈祝贺“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我所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发来贺信!

  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于2016年初立项,我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地星室”)主任万卫星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副所长、地星室副主任魏勇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助理。万卫星领导建立了科学家团队,牵头制定了科学目标,并创新创建了管理协调机制。

  地星室杜爱民研究员团队承担了火星表面磁强计的研制任务。该磁强计搭载在巡视器上,拟对着陆区磁场进行世界首次移动式磁场测量。

  我所是中国空间科学的发源地,赵九章研究员和钱骥研究员因提出和领导了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的研发工作而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我所是中国行星科学的发源地,在上世纪60年代即开展了陨石研究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在深空探测国家战略的牵引下,我所对空间科学和行星科学作出了全新的布局。2010年,朱日祥院士作为项目负责人向中国科学院提交了首次金星探测论证报告。2014年,整合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2016年,万卫星被任命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首席科学家。2017年,我所成立“行星物理学”学科组,标志着我国行星物理学学科建设探索进入了新的阶段。2018年,所长吴福元院士提出建设行星科学一级学科;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名为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地星学院”);万卫星建议在中科院A类先导鸿鹄专项中增加行星探测与行星科学研究并获得通过。2019年,我所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地星学院牵头成立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吴福元担任首任理事长,朱日祥担任首任学委会主任。同年在地星学院设立行星科学教研室,吴福元与副所长杨进辉研究员、魏勇研究员加入教研室。同年我所开始试招行星科学专业研究生。2020年,我所全面参与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彗星-小行星探测等国家深空探测计划。7月23日,依托鸿鹄专项,我所与青海省签署共建协议,建设中国首个地基行星光学遥感观测基地——冷湖行星地质观测中心,预计可在2021年与“天问一号”探测器进行联合探测。9月,潘永信将牵头组织召开行星宜居性双清论坛会议。10月-12月,三亚非相干散射雷达将首次尝试月球探测。

  “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一件盛事,也是中国行星科学和空间科学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也标志着我所的行星科学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天问一号”首席科学家、中国行星物理学开拓者和奠基人万卫星院士在5月20日逝世,是国家深空探测事业的重大损失,也是我所行星科学事业的重大损失。但是,万院士所展示出的科学家精神将激励我们不忘科技报国初心,牢记科技强国使命,砥砺奋进,夺取更多的胜利,创造更大的成绩!

 

贺信

Copyright © 古地磁与年代学实验室 京ICP备05029136号
地址: 北京市北土城西路19号古地磁实验室 邮编:100029 电话:010-82998366